最新消息

多說謝謝的孩子情緒力較好

2023-10-06

現代家庭孩子生得少,爸媽捨不得孩子吃苦,大多會滿足孩子的需求。看著孩子開心的模樣,自己也得到喜悅,當然是很好的一件事。

但有時候我們努力過了頭,一切都幫孩子打點好,結果讓孩子誤以為什麼都是「理所當然」,變得更容易鬧彆扭、發小脾氣。特別是在四、五歲時,孩子覺得自己已經長大,可以自己做決定,是最容易產生衝突的時刻。

這並非是孩子脾氣變差了,而是孩子愈來愈有自己的想法,希望可以自己做決定。一來是受到欲望的驅使,二來是對想要的東西,期望可以立即獲得,此時如果遭到爸媽的拒絕,就會小小鬧情緒。其實,爸媽不用擔心孩子不開心,低聲下氣的安慰孩子,因為這些小小的不愉快,都是成長過程必須歷練的事,畢竟人生不可能所有事情都能順心。

面對孩子鬧情緒,最重要的解決方法不是和孩子說道理:「你已經有多少玩具了」、「上次花了多少錢買」……這些道理其實孩子都懂,只是當下聽不進去;我們更應該做的,是讓孩子的「心」變得柔軟,學會感謝別人的付出,這才是孩子缺少的部分。想想看,我們自己對家人已經有多久沒有好好的說聲「謝謝」?

 

 

養成孩子說「謝謝」習慣

不要一切都幫孩子準備好,他要累過才會知道體諒別人,要辛苦過才會懂得感激。因為很多事情並不是你有教過他就能明白,而是要他親身經歷。我們真正應該教導的,不是要孩子學會控制情緒,而是引導孩子學會「體諒」與「感恩」。

「敬天愛人」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句話。了解自己的渺小,需要依靠眾人的彼此合作,才能存活在這個世界。不論是用餐前禱告、去廟裡上香拜拜,教導我們的,不也都是同樣的道理嗎? 讓我們從日常生活開始做起,讓孩子將「謝謝」變成口頭禪,你將會發現一切漸漸開始變得不一樣。

 

 

心柔軟了,鬧情緒就少了

不論是說一聲「謝謝」、寫張卡片,甚至一個大大的擁抱,都是一種感謝。不用擔心孩子還小,不理解這些舉動背後的道理,先培養出「好習慣」就好。當身體可以牢牢記得,自然就會內化成內在的性格。想想看,當心變得柔軟,如何對人怒目相對? 又如何需要控制脾氣呢?

母親節的卡片,不只是一個例行公事,更不是一件學校作業。孩子稚嫩的筆觸、隨意的構圖,甚至連字都還不會寫,在卡片上那歪歪一筆、斜斜一劃,都飽含著對母親的感恩。讓我們好好珍藏孩子的「感謝」,將孩子的心意展示在家中最顯眼的地方,甚至用畫框裝飾起來,這個小舉動,就是給予孩子最大的鼓勵,讓他更有動機去學習如何感謝別人。

作者介紹│廖笙光

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執行長,被小朋友們暱稱「光光老師」。

專長為兒童操作知覺整合評估、兒童發展訓練、感覺統合治療、親職教育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