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

認識嬰幼兒發展篩檢

2023-09-23

     我們難免會擔心,孩子是不是如該年紀該有的樣子順利發展,然而,孩子的發展只限於語言、認知或情緒嗎?嬰幼兒發展篩檢的社工師,除了檢測這些,還有更多的是他們在家長身上的發現。

孩子的發展只限於語言、認知或情緒嗎? 嬰幼兒發展篩檢的社工師除了檢測這些,但是還有更多是她們在家長身上的發現。

孩子的語言是透過生存需求而發展:

    如果他用他純真的眼神、生動的表情、比手畫腳……,都無法讓爸媽或是其他照顧者了解他的需求,他就會想辦法發出單字、單詞、短句,好得到他想要的。那如果照顧者像是孩子肚子裡的蛔蟲一樣,孩子不用說出口就滿足他的需要呢?
爸媽另一個擔心是孩子的認知發展,所以在教養日常中會告訴孩子知識/常識,或是學習才藝,希望孩子可以早些發掘興趣、多些體驗。

   只是孩子的認知也需要身體發展配合:小肌肉像是靈活使用手指、運用手掌力量,到大肌肉的原地跳躍、單腳站立、走獨木橋、跑步、攀爬…..,透過日常遊戲反覆進行,孩子逐漸發展出協調肢體的能力,認知自然也在這過程中一點一滴建立,而且是藉由自己實際感知,留在身體/大腦中的印象更深刻。

    孩子的情緒有很多是在事情不如他所願,無法接受的狀況下開始起伏『爆發』,有時他無意或有意地會因為照顧者的反應,又發展出進一步的情緒糾結。照顧者得要根據孩子實際的心智發展狀況有不同的因應方式,究竟是點到為止,轉移注意力,還是曉以大義,都會讓孩子情緒有不同的”劇情發展”。

    研究資料顯示,孩童3歲以前是發展遲緩兒童治療黃金時期,能及早發現並接受治療,可恢復至與同年齡孩童發展相似之程度,亦能減少後續的特殊治療醫療費用支出。國家建議孩子出生起,每半年做一次嬰幼兒發展篩檢,了解孩子每一時期的發展狀況,適時調整教養孩子的手法與心法,把握孩子0-6歲黃金療育期,藉以減少未來進入小學後可能會面臨的學習困擾。

發展篩檢過程是由社工進行一對一觀察與評估,共同和家長關心了解孩子的發展狀況,過程中若家長有任何疑惑都可以藉此機會詢問社工。此發展篩檢並不會留下記錄,家長不用擔心孩子是否會被貼標籤,最重要的是可以及時提供孩子需要的發展協助。

 



【幼兒園會幫小孩做篩檢,家長不必帶孩子去做?】

    孩子上幼稚園後,幼稚園都會幫孩子做嬰幼兒發展檢查,我應該可以不用親自帶孩子去做了吧?不是這樣的!孩子進入幼稚園就讀,主管機關認為孩子還在適應階段當中,所以就讀的前半年,是不能在幼稚園內執行嬰幼兒發展篩檢。但有時就因為這當中的時間差,錯失了發現孩子發展狀況的契機,無法給予及時的協助;甚至沒能趕在幼兒園方申請特教助理的期間,孩子因此沒能得到更多的專業協助。所以仍舊要依幼兒發展規定期間,定期做發展篩檢檢查,及早發現,及時調整育兒方式!千萬不要錯失上小學前的黃金發展期啊!

「大醫院的聯合評估都要等好久,我在孩子兩歲半的時候打電話,醫院告訴我大概要等到孩子三歲才排得到評估!」該怎麼辦?

    尤其是語言發展的差異性大,有的孩子一歲多就會講句子,有的孩子的到了兩歲半才語言大爆發;健兒門診的醫生說可以再觀察,朋友安慰:「孩子有自己的時間!」但網路資訊不斷提醒我們,語言發展有黃金期,如果太晚才確定語言發展遲緩,排不到健保課程,就只能選擇自費課程;到底什麼時候該帶去給醫生評估才不會太遲?

    親愛的爸媽,能留意孩子可能稍有落後或僅勉強達到低標的發展項目,你們就已經是孩子發展的最佳守門員!等待孩子開口說話的過程,真的充滿煎熬,即使每天努力親子共讀,引導孩子說話,好像也不一定看得到成效……無論多麼挫折,別忘了給自己跟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,你們已經很棒很努力了!

無論多想早點趕上發展進度,別忘穩定自己的心,孩子一定能感受到你的愛與引導!若您對孩子的發展有些擔心或疑慮,又不確定是否需要正式聯合評估,首先建議:

1. 透過兒童健康手冊的兒童發展連續圖,或使用兒童發展線上篩檢,自行評估孩子的發展是否落後。

2. 趁著定期接受預防注射的時候,詢問兒科醫師,把想問的問題事先列下來,才不會一時緊張漏掉了重要的問題。

 

 


文章來源:親子天下
文章網址: https://www.parenting.com.tw/article/5090177